电力电缆选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电缆型号的选择:根据用途、敷设条件和安全性要求,选择合适的电缆型号。例如,根据用途的不同,可选用电力电缆、架空绝缘电缆、控制电缆等;根据敷设条件的不同,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、钢带铠装电缆、钢丝铠装电缆、防腐电缆等;根据安全性要求,可选用阻燃电缆、无卤阻燃电缆、耐火电缆等。
电缆规格的选择: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(导体截面)时,一般应考虑发热、电压损失、经济电流密度、机械强度等条件。根据经验,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,故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,然后验算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;低压照明线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,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,再验算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;对高压线路,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,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;而高压架空线路,还应验算其机械强度。
环境适应性:电缆选型时应考虑使用环境,如温度、湿度、腐蚀性气体等,以及敷设条件,如地下直埋、管道敷设或桥架敷设,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、截面积和绝缘材料。
安全要求:针对电缆运行中的热效应、化学腐蚀、机械应力等问题,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。例如,通过合理布置电缆路径来降低热积累;在火灾危险区域设置防火隔板或涂覆防火涂料,增强系统安全性。
接地与屏蔽:强调了电缆金属护套和铠装层的接地处理,以减少感应电压和杂散电流的影响。对于高频信号传输或强电磁场环境下的电缆,还需考虑屏蔽效果。
施工与验收标准:规定了电缆敷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,如接头制作工艺、绝缘电阻测试、耐压试验等,并明确了竣工验收的具体内容。
规范的执行与解释: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,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理。